盆底肌就像一張富有彈性的吊床,支持著膀胱、子宮、直腸等臟器,并控制著它們發揮本來的作用。
這張吊床可以變得很松,懷孕、分娩、年齡都是導致這張吊床變松的原因,導致出現大笑、咳嗽時漏尿等問題。
同樣的,這張吊床也可以變得很緊,盆底痙攣、夫妻生活不和諧、排尿困難是常見的問題。
從肌肉的角度來看,過于緊張也是不好的。比如跑步之后,腿部肌肉緊繃,這時候做做拉伸、按摩等動作,能有效放松肌肉、緩解疲勞。同樣的,盆底肌也需要得到規律的伸展、放松和拉長。
找到盆底肌
在放松、拉伸盆底肌之前,首先要找到自己的盆底肌。感知和定位盆底肌比較簡單可行的方法是尿流中斷法,在小便的時候嘗試憋住流動中的尿液,如果尿流中止了,那么恭喜,你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盆底肌。

雖然方便,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動作只是為了幫助你準確地找到盆底肌。日常生活中,不要刻意進行這種動作。成功定位盆底肌以后,也要及時放松盆底肌并排空膀胱。
除此之外,感知并定位盆底肌的方法還有用鏡子觀察、衛生棉條試驗、手指感知和吹氣球法。
放松盆底肌
如果盆底肌電報告顯示前后靜息值超出參考范圍,可能還伴有盆底痛和痙攣的問題,尤其是在盆底肌鍛煉結束之后。這個時候可以嘗試改變呼吸方式,從淺而快的胸式呼吸,轉向深而緩的腹式呼吸,能有效放松盆底肌肉。

腹式呼吸的時候可以配合盆底肌訓練,針對盆底高張型,可在吸氣時放松或向下用力(Valsalva動作,像解大便一樣),而不是收縮盆底肌,國外文獻中又稱反kegel訓練。

亞洲蹲
在中國人的肢體語言中,下蹲代表著一種舒適、愜意和放松,這種簡單的蹲下也有助于盆底肌的放松。

注意,頻繁蹲起會磨損膝蓋,本身關節有問題的女性,可以選擇坐在椅子邊緣或者瑜伽球上來代替。另外,蹲下、起立切莫動作過猛,避免引發體位性低血壓。

嬰兒式拉伸
Step1:兩膝分開與髖同寬,兩個腳的大腳趾輕輕相觸,兩個手掌緊緊的壓實墊子,去感受手掌用力向下推地,兩個手掌放在肩膀的正下方與肩膀垂直;

Step2:呼氣,臀部跪坐在腳后跟上;
Step3:吸氣,身體折疊向前,腹部貼靠在大腿上,兩個手臂自然向前伸展也可以自然的放在身體兩側,額頭可以輕觸地面;
Step4:呼氣,去感受脊柱一節一節沿頭頂方向延伸,尾骨去找地面;
Step5:再一次呼氣的時候,有意識的沉一沉肩膀,讓雙肩去遠離雙耳。保持5-8個深長緩慢的呼吸,不要憋氣。
快樂嬰兒式拉伸
Step1:放松,平躺在瑜伽墊上,雙腿彎曲做準備;

Step2:提起膝蓋,讓膝蓋朝向身體,雙手抱住膝蓋。
Step3:雙手抓住腳掌外緣,讓雙腿自然張開。背部保持貼住地面,如果不會感到背部不適,可以嘗試左右搖晃身體,保持這種姿勢,緩緩深呼吸3次。
手法按摩

手法在國外盆底恢復領域運用得比較廣泛,他們很推崇用手去感知我們的盆底肌狀況,特別是本體感覺差的女性,用按摩可以喚醒私處肌肉和神經。開始前手法按摩5分鐘,配合腹式呼吸能達到較好的放松效果。但手法按摩本身要求經驗和技巧,建議到專業正規的產康中心進行。
電刺激&生物反饋&磁刺激
這些方法需要在正規產康中心進行,電刺激主要用于肌肉訓練,磁刺激主要用于神經調控。電刺激和磁刺激是互為補充的兩種修復方式。能提高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和血供,喚醒部分因受壓而功能暫停的神經細胞,促進神經細胞功能的恢復,也可以使緊張疲勞的肌肉放松。

生物反饋方面,采用開放訓練中的放松訓練,通過音樂和圖片配合腹式呼吸的生物反饋放松訓練同樣能有效放松盆底肌。
-
生完孩子還要漏尿?當媽也太苦了!
“生完孩子漏尿?很正常,大家都這樣。”“年紀大了,憋不住尿,忍忍就好了。” 這些對話在產后媽媽和中老年人中很常見,但漏尿不是自然現象,它是一
-
揭秘!盆底健康不僅是女性的話題,男性也需要重視起來
女性盆底是由肌肉、筋膜、韌帶及神經血管構成復雜的盆底支持系統,它們互相作用和支持,就像一張“吊網”,牢牢“吊”著尿道、膀胱、陰道、子宮與直腸等臟器,并將其承托在
-
我試了這么多種方法緩解痛經,還是這種最有效!
端午將至,粽葉飄香,除了包粽子,端午還有熏艾葉、掛菖蒲、佩香袋的習俗。古人認為艾葉可以辟邪,其實是艾葉可以作為一種中草藥使用。從中醫角度來看,艾葉性溫味辛、苦,
-
產后何時過性生活合適?產后同房沒興致怎么辦?試試這些小妙招!
很多寶媽反映,生產后的第一次同房碰到了不少尷尬事,快來看看你有沒有遇到同款尷尬! 我是剖宮產,產后42天復查一個婦科檢查就疼死我了,所以一直沒鼓起勇氣,跟老公素了大半年了,剛又想要,但我真的毫無“性”趣…… ---橙子媽媽 我是順產的,坐完月子沒多久就和老公同房了,明顯感覺私密處松了,就像漏氣的氣球。...
-
為什么仰臥起坐也救不了松馳的肚子?真相是腹直肌分離了!
有研究表明:無論剖宮產或順產,有60%-70%的寶媽在產后第三天檢測中,都會發現其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她們當中的絕大部分會在未來4-8周內逐步恢復,但有部分女性(約30%)在產后4周腹直肌仍未得以恢復。這將大大影響女性產后的身體健康和身材恢復,今天小小佳就來好好講講腹直肌分離! 什么是腹直肌 ...
-
沒做好產后修復的女人,竟然這么痛苦……
女性生完孩子以后,身體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項生理機能需要時間來恢復到孕前的狀態。 瘦不下去的肚子、直不起的腰、疼得下不了床、選擇剖宮產卻還松弛的盆底,無不讓產后媽媽頭痛困擾。 俗話說“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抓住產后恢復的黃金期,循序漸進,才能迎來女性生命中的第二次綻放。在這里,送您一...